
2025 年本科教育教學工作要點
2025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的關鍵之年。省教育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推進教育強省建設實施方案(2025-2027年)》工作部署,努力打造規模適度層次完善、結構合理、質量過硬、支撐力強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1.全面實施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天璣計劃”。組建我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召開“高校助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試點建設5家左右未來學習中心,搭建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學習環境。開展人工智能專業核心課程及通識課程征集與建設工作,打造人工智能高水平開放課程群。深化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合作,建設若干省級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平臺?;I組粵港澳大灣區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學創新協作機制。組織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活動。2.深入推進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長基計劃”。建強“長基計劃”88個基礎學科本科專業點和42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召開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工作推進會議?!伴L基計劃”88個基礎學科專業點建設評估工作,乘持優中選優、動態調整原則,對支持對象和標準進行合理優化,確?!伴L基計劃資源高效利用。3.繼續做好戰略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工作。穩步推進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擴容提質工作,力爭實現2025 年在校生規模達到1.5 萬人的預期目標,穩步推進8家省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續建一批高質量、體系化、貼合產業需求的工業軟件課程,布局建設一批工業軟件人才培養實驗區,在部分高校開展工業軟件人才培養綜合改革試點,繼續組織工業軟件師資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召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論壇,立項建設一批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項目。4.完善產業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專業設置調整機制。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超常布局一批急需學科專業,淘汰調整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力爭“十四五”期間優化調整高校 20%左右專業布點。持續開展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質量監測工作,制發年度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評價報告。持續推進產業學院動態調整工作,對第二批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在人才培養質量、產教融合深度、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審視與精準評估。5.持續加強一流課程、優秀教材建設。遴選認定 1200 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包括線上課程(含AI智慧課程等)180門左右、混合課程 600 門左右、線下課程 400 門左右、社會實踐課程 20 門左右。鼓勵高校構建科技與人文教育交融的課程體系,打造“科技與人文”“科技倫理”“科技哲學”等跨學科課程指導高校制定馬工程重點教材使用計劃,加快提升馬工程重點教材的課程覆蓋率和使用率,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馬工程重點教材任課教師的全員培訓。組織省級優秀教材遴選工作。持續加強對我省本科高校圖書館意識形態領域的管理。6.建強“質量工程”項目和學科競賽。完成年度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和 2024年度結題工作。開展省級教學成果評選工作。做好年度省級、國家級大創項目立項和國家級大創項目驗收工作。指導相關高校組織開展省級學科競賽,指導華南農業大學承辦首屆全省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召開學科競賽工作研討會,不斷提高辦賽質量。指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做好全省第五屆本科高校教學創新大賽組織工作。做好省本科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換屆工作。7.加快推進“新師范”建設。建設一批“新師范”重點建設項目,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師范生培養。加快推進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計劃對45個專業開展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大力推進實施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推動高校合作“大手拉小手”,重點面向粵西北地區,選取3所本科師范院校和3所??茙煼对盒?,通過全面需求調研形成精準幫扶的“一校一策”,推動我省師范教育水平整體提升。開展省新師范建設助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與實踐項目中期評估工作。8.啟動卓越醫師人才培養計劃。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訂我省深化醫教協同加強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實施方案。探索建設國家生命健康學院。修訂《廣東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基地管理辦法》,嚴格臨床教學基地認定審核和動態管理。做好年度臨床教學基地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繼續做好省2025年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項目招生計劃編制工作。面向高校附屬醫院開展醫學教育一流課程評選認定工作。9.做好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工作。組織廣東金融學院等12所高校開展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制定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督查方案,開展整改情況督導復查,對有必要進行中期檢查的高校組織專家組入校檢查,有效推進參評高校整改工作落實落地。指導廣東東軟學院、廣州新華學院、廣州城市理工學院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組織下階段擬參評高校參加合格評估培訓工作。推動高校進一步健全完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大學質量文化建設。編制《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 2023-2024 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做好 2024-2025學年度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工作,持續強化教學質量監測。10.嚴格規范學籍管理工作。持續規范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指導高校做好大學生實習實踐。強化本科高校非學歷教育和學歷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妥善處理有關學生信訪及申訴工作。做好我省相關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推薦工作。穩步推進和指導相關高校做好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